为什么欧洲人从小就会培养孩子对于马术运动的兴趣?
很多人把马定义为人类的运载和交通工具。但对于欧洲人来说,马更具有血统性,就好像家人般的存在着。在有一定经济条件的前提下,欧洲人会让孩子拥有一匹马,这并不是为了障显身份和地位,而是让孩子在与爱马的相处过程中,履行自己对马的关爱、责任和对自然的尊重。这种人与马的和谐关系正是马术运动的核心所在。
在
北京骑马俱乐部赛场上,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骑手和马之间不是驾驭关系,而是伙伴和战友。他们成为一体,共同完成一个个障碍的跨越。骑手和马都是参赛选手。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,互相给对方支撑和勇气。骑手会给马充分的热身时间,栏杆也是由低到高,这也是充分考虑到马的“慢热”心理,他们不会强迫马去跳超越其能力的障碍栏或路线,有绝对把握才会跳。
在马术赛场上,非常强调自我成绩的提升。同时,学会面对失败,也是马术运动参赛选手需要学会的。赛场上有一句流行语叫‘good winner, good looser’,赢得起也要输得起。这样的理念渗透于欧洲人对于孩子成长的教育。因为他们认为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永远成为赢家,如何建设对自己以及正在做的事情的认同感才是最重要的。所以,在欧洲很多校园内,学生的成绩是不会被公开的。他们并不崇尚互相之间的对比,更强调自我的提升。
不过这样的教育理念并非是欧洲人的专属。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,自古就有礼射之说。 “礼”和“射”分别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,包括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。 “射者,仁之道也。射求正诸己,己正而后发,发而不中,则不怨胜己者,反求诸己而已矣”,就是告诉射手调心静气,从身心两方磨练来提高技艺,而不是怨恨超过自己的强手。这样,对手就不再是仇敌,而是推动自己长进的“另一只手。
只是现在国内流行的“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”很容易让孩子常常处在竞争的排行榜上,这种压力并不一定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。或许,你也可以尝试带着孩子去
北京儿童骑马俱乐部体验一下马术文化,其中的奥妙相信不难破解。